关于查处走私、投机倒把经济案件的若干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7:17:18   浏览:887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查处走私、投机倒把经济案件的若干规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查处走私、投机倒把经济案件的若干规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


规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大精神,保障我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别是针对当前我省在查处走私、投机倒把经济案件中遇到的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查处走私、投机倒把案件,必须严格区分性质,不得采取先处理、后定性的做法。凡属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走私、投机倒把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坚决打击,依法惩处;属违章行为的,应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予以经济处罚或行政处理。
二、凡国家或省政府允许放开经营的物资、商品,在地区、企业(包括全民、集体、私营企业)之间按“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互相支援”的原则进行协作、串换,或按市场价格以购销形式正常交易的,不应视作“转手倒卖”、“投机倒把”。
三、私自买卖外汇,或在车站、码头、宾馆等公共场所向港澳同胞、华侨、外国人索取、况换外汇的,必须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允许企业、单位之间通过外汇管理部门(外汇调剂中心)相互调剂自有外汇(含国家拨给的非指定专项用途的外汇、留成外汇和合法调剂的外汇),其调剂
的外汇及所得,应视为合法。今后查处机关、企事业单位外汇案件一律由各级外汇管理局负责,其他任何部门一律不得插手。
四、执法部门在尚未掌握案件的确凿证据前,不准冻结当事人在银行的存款。有重大走私、投机倒把嫌疑,需冻结当事人银行存款的,应严格按有关程序办理;不得冻结与案件无关或超过当事人违法所得的金额。银行冻结存款期限一般为三个月,最长不超过六个月,逾期自动撤销。
五、不得随意查扣国家或省政府允许放开经营的商品、经海关照章征税的进口商品以及经海关验放的旅客带进的自用物品。国家限制进口的二十四种商品的管理,应按国发〔1985〕136号文规定执行。因未办理“准运证”而被查扣的,允许在一个月内补办“准运证”,补办后不
予经济处罚;二十四种以外的进口商品销售出省的,不需“准运证”,也不需提供备案证明,对规定用于特写地区、特定企业或特写用途的进口货物、物品,仍按有关规定管理。
六、未经省政府或省政府授权的机关批准,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自行设置检查卡(站、队)查扣财物,违者,以扰乱社会治安论处。检查人员在依法执行任务中,应严格遵守着装规定,示明身份,文明检查。
七、各执法部门查处经济案件,不得超越国发〔1984〕167号文和国发〔1987〕85号文规定的职权范围。公安机关不要直接查处投机倒把和一般走私案件,发现此类案件,应及时转交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处理。行政执法部门发现重大走私、投机倒把案件,需立案侦查的,应
移送公安部门办理。两个以上地区或同一地区两个以上执法部门查获的案件,以先查获的地区或部门为主办案,其他地区或部门要积极配合。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双方共同的上级领导机关指定。
八、查处走私、投机倒把案件,必须依法办事,不得滥用拘留、收审、留证审查手段,严禁拘禁人员作为追缴罚款的“人质”;需到辖外地区执行拘留或搜查任务,必须先与当地公安部门取得联系;严禁唆使、诱人犯罪;严禁“以罚代刑”、变相罚没放行和乱扣乱罚;坚决纠正对本地
案件处理偏轻、对外地案件处理偏重的错误做法;对错案或处理不当的案件,原执法部门应主动予以纠正,已罚没的款、物应予退还,并向当事人赔礼道歉。
九、同一走私、投机倒把案件不得重复处罚。对执法机关的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其他执法部门,可提请原执法机关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复查,属于走私案件的,也可报请当地打私办或上一级打私办进行复查。
十、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调换、降价处理或变相私分罚没财物,违者,必须依法查处。
十一、查处走私、投机倒把案件的罚没收入,必须按规定和隶属关系上交中央或地方财政,不准坐支截留。办案补助费用由财政部门按规定专项核拨。不准以任何形式从罚没款中提成,凡在1986年财政部〔1986〕财预字第228号文下发后提成的罚没款,由提成单位自行清理
,并把清理情况报同级财政、审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由同级财政、审计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严禁用罚没款发放奖金、增添设施或搞基建,违者,追究有关部门及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十二、各执法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有违法乱纪行为的,必须认真追查,严肃处理。
十三、本规定自1988年5月1日起执行。我省过去颁布的规定凡与本规定有抵触的,按本规定执行。



1988年4月2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匈牙利共和国外交部合作议定书

中国外交部 匈牙利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匈牙利共和国外交部合作议定书


(签订日期1996年12月16日 生效日期1996年12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匈牙利共和国外交部(以下简称“双方”)为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促进相互了解,扩大两国外交部、两国大使馆及其他外交机构的合作,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双方根据需要,相互进行部长级访问或举行部长级会晤。根据需要,就相互感兴趣的问题举行国务秘书、副国务秘书,第一副部长、副部长级磋商。双方根据要求进行司长和其他专家磋商。

  第二条 会晤和磋商可交谈事先确定的问题和临时提出的问题,诸如:
  (一)国际关系中的普遍问题和具体问题(全球、地区和次地区问题);
  (二)双边关系的各个方面;
  (三)各自的国际目标;
  (四)外交政策分析与计划;
  (五)外交部活动中相互感兴趣的领域(领事、国际法、新闻、经济外交等)。

  第三条 访问、会晤和磋商的时间、地点和题目,双方通过外交途径商定。访问、会晤和磋商尽可能轮流在两国举行。

  第四条 双方支持对方国家大使馆深入了解本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支持发展双边关系的努力。

  第五条 双方常驻第三国和国际组织的大使馆及其他外交代表机构扩大联系和相互交流信息,并根据需要举行磋商。

  第六条 双方支持两国研究国际问题的机构,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匈牙利外交研究所的合作。

  第七条 双方根据需要和可能,促进主管对方国家的青年外交官到对方进行语言和专业进修,其条件每次另行商定。

  第八条 实施本议定书的国际旅费由派遣一方负担。停留期间的食宿和交通费用按对等原则由接待一方负担,医疗费用由派遣一方自理。

  第九条 本议定书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

  第十条 本议定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四年。如任何一方在本议定书期满前三个月未以书面形式要求终止,则本议定书将自动延长二年,并依此顺延。
  本议定书生效的同时,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八日于北京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合作协议失效。
  本议定书于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在北京签订,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匈牙利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共和国
     外交部代表           外交部代表
     (签 字)           (签 字)



关于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营业税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营业税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经国务院批准,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营业税政策规定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对纳税人随价格向对方收取的价外费用,包括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均应按规定征收营业税或增值税。对按照国发(1996)29号文件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种基金,凡是通过价外加价形成的,应在交纳流转税后再纳入预算。


二、除上条规定以外,凡经中央及省级财政部门批准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无论是行政单位收取的,还是由事业单位收取的,均不征收营业税;未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的,一律照章征收营业税。
三、为了便于征收管理,对于中央批准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批下发不征收营业税的收费(基金)项目名单;凡经省级批准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省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分批下发不征收营
业税的收费项目名单,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未列入名单的一律照章征收营业税。
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凡涉及征税的收费项目,均应纳入税务管理,进行税务登记,其收费项目应进行纳税申报并使用税务发票。对不征税的收费、基金项目,应使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或监制的收费、基金票据。
五、本通知自1997年1月1日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不征收营业税的收费(基金)项目名单(第一批)
-------------------------------
| 序 号 | 项 目 |
|-----|-----------------------|
| 1 | 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 |
|-----|-----------------------|
| 2 | 车辆购置附加费 |
|-----|-----------------------|
| 3 | 船舶吨税 |
|-----|-----------------------|
| 4 | 适航基金 |
|-----|-----------------------|
| 5 | 棉花价格调节基金 |
|-----|-----------------------|
| 6 | 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
|-----|-----------------------|
| 7 | 黄渤海对虾资源保护增殖基金 |
|-----|-----------------------|
| 8 | 库区维护基金 |
|-----|-----------------------|
| 9 | 垦复基金 |
|-----|-----------------------|
| 10 |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
|-----|-----------------------|
| 11 | 残疾人就业保险金 |
|-----|-----------------------|
| 12 | 社会福利基金 |
|-----|-----------------------|
| 13 | 旅游发展基金 |
|-----|-----------------------|
| 14 | 农业发展基金 |
|-----|-----------------------|
| 15 | 农(牧、渔)业税附加 |
|-----|-----------------------|
| 16 | 城市公用事业附加 |
|-----|-----------------------|
| 17 | 粮食风险基金 |
|-----|-----------------------|
| 18 | 副食品风险基金 |
|-----|-----------------------|
| 19 | 职工养老保险基金 |
|-----|-----------------------|
| 20 | 职工失业保险基金 |
|-----|-----------------------|
| 21 | 职工医疗保险基金 |
|-----|-----------------------|
| 22 | 港口建设费 |
|-----|-----------------------|
| 23 | 养路费 |
|-----|-----------------------|
| 24 | 公路建设基金 |
|-----|-----------------------|
| 25 | 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 |
-------------------------------





1997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