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中加强卫生防疫与安全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1:41:50   浏览:914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中加强卫生防疫与安全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中加强卫生防疫与安全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厅〔2004〕2号


  为防止在全国学生体育、艺术活动中发生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及其他安全事故,确保参赛(演)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全国学生体育、艺术活动中的卫生防疫与安全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1.各活动承办单位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传染病、食物中毒及其他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卫生法》的规定以及我部有关卫生防疫与安全工作的要求,对活动期间的卫生防疫与安全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与安全措施。

  2.各活动承办单位应在卫生、公安、交通、消防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举办活动前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组织管理机构职责、具体应急措施等,同时要确定信息报告人和信息报告程序。

  3.各活动承办单位应制定周密的方案,要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活动场所安全通道的畅通,坚决防止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4.各活动承办单位要在活动期间安排专人负责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并督促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如食堂采购人员要坚持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不采购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加工食品时必须要煮熟;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食堂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加强生活饮用水的管理;加强参赛(演)人员宿舍、食堂、场馆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及设施消毒。

  5.各活动承办单位要确保有关设备设施符合卫生与安全要求,要加强对活动全程的监督,特别是公共场所的电器、消防设施、运动器材及参赛人员生活设施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安全检查。

  6.各活动承办单位要加强与各参赛(演)队的沟通和联系,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疫情、食物中毒及其他安全事故,要立即报告当地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同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患病或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7.各参赛(演)运动队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纪律,实行全程带队的领队负责制。

  8.各参赛(演)队要积极配合公路、铁路、民航及卫生公安等部门,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参赛(演)人员途中和活动期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9.各参赛(演)队在活动中,要对参赛人员进行预防传染病、食物中毒及其他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参赛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0.参赛(演)人员在活动期间,必须由组委会统一安排食宿,未经组委会同意,不得自行在外食宿。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医疗预防司关于在结核病院工作的人员患结核病不算职业病的意见

卫生部医疗预防司


卫生部医疗预防司关于在结核病院工作的人员患结核病不算职业病的意见
卫生部医疗预防司



全总劳动保险部:
最近我们接到一些来信,询问在结核病院工作的人员感染结核病后可否按职业病处理的问题。我们认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各个部门,各种工作性质的人员都有患结核病的可能。不是因从事某种职业而引起的。因此,我们没有把结核病列入职业病名单。
结核病防治机构以及医院中结核病科的工作人员,接触结核病人的机会比较多,如果与其他工作人员及一般居民来比较是容易感染的,但从卫生人员来说就有所不同,因为他们掌握了卫生科学技术,他们对于结核病有丰富的预防知识。因此他们是可以控制结核病的传染。同时政府对在
结核病防治机构以及其他烈性传染病等机构中,对经常与病人接触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营养津贴,帮助他们增加营养,加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传染。
另一方面,各单位的领导必须明确预防为主的观点,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建立各种制度加以保证,作好消毒隔离和宣传教育(对工作人员和病人),这样就可以避免传染。事实上不少隔离消毒工作做得好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其工作人员的发病率较社会上的人发病率为低。如天津第一
结核病防治院1949—1953年5年中观察该院129名工作人员仅有5名发生肺结核,其发病率为1.1%(该院的观察登在中华结核病科杂志1954年第三号194页上)。由此看来,在医疗机构中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病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或减少结核病的传染




1958年4月7日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开展制止乱征滥占林地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政府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萍府办发[2002]23号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开展制止乱征滥占林地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萍乡市开展制止乱征滥占林地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结合退耕还林、长防林建设等工作,切实制止乱征滥占林地的行为,保护好森林资源。

二OO二年六月一日

萍乡市开展制止乱征滥占林地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方案



为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非法征占林地切实保护森林资源的通知》明电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萍乡市开展制止乱征滥占林地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保护森林资源,制止乱征滥占林地,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市各地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为美化国土,创造良好的生态和旅游环境作出了贡献。但是,一些地方为发展经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眼前利益,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乱征滥占林地,造成森林资源严重破坏;少数地方领导为非法征占林地者充当“保护伞”,助长了非法征占林地的歪风;一些地方越权审批、违法审批、少批多占现象严重。上述问题如不引起高度重视,任其蔓延,势必造成严重后果。
二、专项整治内容
1、 1998年8月以来,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乱征滥占林地违法案件,特别是乱征滥占林地数量较大,情节严重的案件。
2、非法审批、越权审批征占林地案件。
3、对2001年全国林地保护管理执法大检查通报案件的查处情况进行复查。
三、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萍乡市开展制止乱征滥占林地违法行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市政府副市长吴伏生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智富、市林业局局长王龙章任副组长,市林业、土管、监察、公安等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负责专项整治活动的日常工作。
四、方法步骤
本次专项整治活动从5月起到9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 5月):成立机构、制订方案、宣传发动。
1、本次专项整治是我市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成立专项整治领导机构, 并根据实际,制订本地专项整治方案。各县(区)整治方案于6月15日前交市林业局。
2、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森林法》、《土地法》、刑法修正案(二)等林地保护的法规、政策。
(二)第二阶段(6一7月):精心组织,依法清查。
1、各县(区)要对发生在本辖区内的未批先用、不批乱占、不经过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乱征滥占林地进行全面清查,逐一登记。今后未获得《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
2、凡基本建设征占林地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该收回林地的收回林地,该补办手续的要限期补办手续,该依法处罚的要依法处罚。对乱征滥占林地数量较大,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对不依法办事,越权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进行检查。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非法审核审批征占林地或以各种理由支持、纵容、包庇乱征滥占林地,造成森林资源严重破坏的,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从事林业工作人员要严肃处理。
4、各县(区)将附表1和附表2在6月中旬前报市专项整治办公室。
5、市政府拟在7月上旬召开全市专项整治会议进行督导。
(三)第三阶段(8一9月):督促、落实、检查、验收。
1、市林业局会同市土管局、市监察局等部门,组织力量对各地专项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2、邀请新闻单位,选择一批典型案件进行查处,并公开曝 光,教育群众。
3、各县(区)在9月底将检查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市专项整治办公室。